C03 | 城市定格 | 文化Live | By 楊天帥 | 2012-08-28
一百本變五萬份《香港視藝誌》走入群眾
分享東歐藝術生態
https://www.facebook.com/hkvam.page
創刊至今已發行八期的季刊《香港視藝誌》,為全港最知名的中文視覺藝術雜誌。當然,最知名不等於你一定讀過,甚至聽聞過。事實上,不認識這本雜誌並不出奇,畢竟其初版發行量,僅一百本而已。
但這無損其「最知名」的地位,因為,全港就只有這麼一本中文視藝雜誌而已。
2009年,有幾個人看到香港對視藝雜誌的需求,卻沒有供應,所以他們捋起衣袖,開始老實幹起視藝媒體來。2010年7月,香港視藝誌面世。本來它只是一個網站,因為收到讀者回響說「希望捧在手裏閱讀」,結果推出了雜誌。
兩年來,出錢出力。踏入9月,《香港視藝誌》季刊將會暫時消失。他們變成一份免費報章Art2,發行量五萬。
看《香港視藝誌》(Hong Kong Visual ArtsMagazine )的三大出版理念:「傳揚視藝文化,促進視藝愛好者相互交流及發表創作的平台」、「配合香港新高中視藝課程,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資源及交流天地」、「拓展並促進學生的視藝評賞能力及創作視野」,便知其定位與讀者群,以學界為主。
團隊共有六人,主編郭玉美、創作總監林品湘、美術總監張展恒、編輯左燕芬、市場總監馮寶瑩、設計╱剪接:張雨青。六人背景各異,以是次接受訪問的三人為例,郭玉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二十餘年,張展恒現職設計師,數月前加入的新成員的馮寶瑩,則曾經從事傳媒工作,現為繪畫導師。
資源匱乏 信念堅定
創辦《香港視藝誌》的念頭始於2009年。當時,成員有感香港缺乏這類雜誌,後輩發表平台貧乏,加上看見新高中視藝課程不足,遂商議合作,試圖扭轉困局,終於在翌年推出網上版香港視藝誌,後發行印刷版,賣給教育機構、視藝機構及圖書館。正因如此,非教育界人士,少有聽聞《香港視藝誌》的名字。
其實香港不僅視藝雜誌付之闕如,就是涵蓋文學、音樂、電影等範疇的文化雜誌,也是一本起兩本止。郭玉美認同,藝術涉及多個範疇,本不應在視藝與其他形式之間畫界,但由於團隊成員均是視藝背景出身,對此範圍較熟悉,加上大家關注的都是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故決定以「視藝雜誌」作定位,而非更廣義的「文化雜誌」。
郭玉美指,雖然一直希望雜誌能公開發售,但此舉的印刷數目最少也要一千。
這需要龐大的經費,故一直未能成事。雖然團隊曾遇過「有心人」,願意提供財政援助,但也終於因為對文化雜誌生存空間缺乏信心,寧可支持他們辦教育活動,再藉此「幫補」籌備雜誌的人力與物力開支。
將來若能爭取資助,對《香港視藝誌》來說自是好事,但三位受訪者強調,即使沒有資源,還是會繼續辦下去。「如果沒錢沒人手就不幹,那什麼都不會幹成。
既然有心,做了再算。」內容方面,以簡單易懂為基。以上一期(4月號)為例,主要欄目包括專題、教育、藝術家.藝術室(藝術家在其工作室的訪談)、收藏樂、專欄(由藝術家撰稿)、視藝賞析天地(老師及學生來稿),及行走藝術區(節目介紹)。
踏入9月,《香港視藝誌》會改為免費報紙形式的雙月刊,取代雜誌,一年後再檢討成效。免費報Art2共八版,內容基本上與雜誌大同小異,但由於發行量大增,而且免費,故可望接觸到更多讀者。
戮力培訓 視藝記者
筆者與三位受訪者圍坐的桌上,攤仍在試版階段的9月創刊號Art2,郭玉美介紹說:「發行的時候,剛好是中秋節前後。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我們就從月餅的餅模開始,看看不同創作人會有怎樣的構思。我們希望讀者看到,即使是同一個主題,也可以衍生出截然不同的思考與創作..」除刊物及網站外,《香港視藝誌》另一項主要工作,是教育活動。該團體設立「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第二屆的畢業禮剛於7月舉行。計劃為學生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訓練學生對當代藝術的認識及採訪技巧,「使他們明白,中國藝術除水墨外,還有工藝、書法等其他形式;或者理解當代藝術作品何以這樣昂貴;藝術市場的運作又是如何等等問題。」小記者的稿件,當然有刊登機會,《香港視藝誌》還為過去一屆參加者辦過展覽,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個人藝術創作。來年第三屆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將預計於10月至11 月左右展開。
「小記者計劃,其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灌輸,也是全人的教育。我看到的,是同學思想和自信上的成長。」今年在文理書院中七畢業的吳俊賢,曾參加小記者計劃兩年。他在中五會考曾修讀視藝科,高考則沒有,「《香港視藝誌》能幫助我維持與藝術的接觸。」他訪問過畫家方蘇,對其人生故事印象深刻。
「他小時候是學繪畫的,後來讀大學,基於現實考慮終於沒有選讀藝術系。畢業後他做過教師和編輯,但幾十年後,還是回到繪畫世界裏去。我明白到的是,堅持是很重要的態度。無論現實考慮如何,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同樣是來自文理書院、做過兩年小記者的黃嘉韻,今年中六畢業。她曾訪問年輕工筆畫家賴筠婷,聽她分享海外留學的經驗,「體會過異國文化後,她反而更加感到自己的根在香港,這種歸屬感和她對香港的感情,令我感動。」兩年已過,共六、七十名曾是「小記者」的同學中,部分已離開學校,各奔前程,不再「小」了。黃嘉韻、吳俊賢等一班培訓課程畢業生,將成立「視藝記者協會」,把大家組織起來,繼續為視藝媒體出力。
藝術前景 有喜有憂
《香港視藝誌》的教育工作,除以學生為對象外,亦有為老師安排課程,傳授藝術理論、創作技巧與實用知識,如水墨畫創作技法、裝裱程序、教案編撰等。首屆老師培訓課程現正在進行當中。
埋首藝術教育工作,是因為郭玉美看見香港視藝教育的不足。事實上,自教育局提出於新高中學制改革視藝科以來,已有不少視藝老師公開反對課程設計。「我認同評賞視覺藝術的方法是可以學習的,但強硬地把評賞牽連到創作,然後又必須解釋這種評賞如何影響學生的個人創作,那我就不認同了。」「我曾聽過一個老師說,他有一個學生想畫一幅關於『歡欣』的畫,但在那之前,學生必須先要寫他為什麼『歡欣』、如何表達『歡欣』、為什麼選擇某種顏色代表『歡欣』..寫完一大堆文字才畫,那學生又如何『歡欣』?」她認為,這種「商業計劃書」形式的規範,未必適合放在所有藝術創作上。「正如建房子應打好根基,這是不錯的,但你在流沙上、平地上、高山上建房子,都用同一種根基,問題就大了。」不過,儘管他們對藝術教育前景感到憂慮,但若說到香港藝術發展,郭玉美、張展恒與馮寶瑩都是樂觀的。最近馮的加入,又令團隊感到香港願意付出時間心力推動藝術的「有心人」,確實不少。郭玉美說,「因為製作雜誌,我採訪了許多藝術家,他們大多對將來的看法都是正面的。」「只要能堅持下去,還是會有成果。」張展恒指指桌上堆的八本《香港視藝誌》說。「你看兩年前我們什麼都沒有,現在都已經做到這一步了。」「近年,大學藝術教育多了,畢業展豐富了,我們現在有藝發局、西九文化區、又有許多藝術團體,可算是百花齊放。這與十年前的環境相比,已經很不一樣了。將來,會更好的。」馮寶瑩說。
「我們是理想化,但我覺得,這個社會,真的需要有理想的行動。」為什麼要搞藝術媒體?
幾乎可以斷言的是,藝術媒體不賺錢。即使賺,也不可能盤滿缽滿。就算是內地最知名的藝術雜誌之─《藝術界》(LEAP ),中英雙語,讀者遍及全球,也是「輸少當贏」地經營下去的。
為什麼這樣的「蝕本生意」還有人做?
這當然與經營者的個人志趣有關,但這一點在此撇開不談,畢竟興趣不能當飯吃,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之所以有人願做「蝕本生意」,是因為這盤「蝕本生意」,並不是真正要賠上金錢。因為資本這東西除了「硬」,還有「軟」。「硬資本」是實實在在的錢;「軟資本」是虛名,雖然也不能當飯吃,但它能令你掙「硬資本」的能力提升。就像人的名氣,有了名,利自然來;又像公園、巴士站、地鐵站、海景、山景,它們本身也是不賺錢的,但有了這些,鄰近的豪宅可以賣得更貴。
聰明的老闆,清楚藝術媒體的玩法。《時尚芭莎》(Bazaar )這本名聞遐邇的潮流雜誌,不僅賣男女服飾、奢華珠寶,也辦《芭莎藝術》(Bazaar Art ),談曾梵志、村上隆,談他們的藝術精神。想讀的人自然會讀;不讀的人,如果有一天想讀,他們最少知道在哪裏找;即使完全不讀的讀者,也因為你談了藝術,執起《時尚芭莎》,會顯得更有格調。讀者感覺良好,媒體的成功還會遠嗎?
聽過一個故事:某五星級酒店換了新老闆,他一上場便要看兩盤數,一盤是客房的,另一盤是泳池的。研究過後,他發現客房永遠賺錢,泳池永遠蝕錢;此外,住客待在客房的時間,遠比待在泳池的時間要多。
於是他下了很科學的結論:泳池是沒用的,立刻把它拆掉,改成房間。
結果,酒店是賺大錢還是倒閉了?你覺得呢?
分享東歐藝術生態
張展恒與左燕芬早前曾遊歷塞爾維亞、黑山共和國等東歐地區,考察當地藝術發展。他們將於9 月29日下午七時假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藝術之旅──塞爾維亞十日行」活動,與公眾分享旅程體會,介紹當地藝術生態。
雖然許多藝術工作者慨嘆在香港搞藝術前景暗淡,但張展恒在東歐,卻學習到從另一角度觀察本土藝術生態問題:「香港其實很幸福,各方面資源算是充足,工作者也有不少空間、平台去發表自己的作品。這些在東歐都是很少的,以塞爾維亞為例,他們經歷過戰火洗禮後,很多工人失業,即使有工作的,薪金也非常低。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藝術自然要難得多。」查詢詳情及報名參加活動,可瀏覽《香港視藝誌》
網頁http://www.hkvam.com.hk/ 或致電31716446。
撰文:楊天帥 攝影:郭錫榮gyeung@hkej.c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