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1


《龍的傳人龍的心﹣VAM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交流展》小冊子設計




12pp, 4C,17.5 cm(W) X 25.5 cm(H)


封面用紙:210g 粉咭


內文用紙:128g 粉紙


封面等效:覆膜+燙銀






12/24/2011


《龍的傳人龍的心﹣VAM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交流展》23 DEC  開幕典禮

 展覽設計統籌: Kaya Cheung







12/22/2011






《龍的傳人龍的心VAM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交流展》


展覽日期:
22/12/2011—25/12/2011

開幕典禮詳情如下:
日期:23/12/2011
時間:3:00pm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中央庭院
主禮: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  莫家良 教授
        北山堂基金會 邱嘉汶 博士
        文理書院(九龍) 歐陽惠賢校長
        藝術家     賴筠婷 女士    徐沛之 博士

12/20/2011




《龍的傳人龍的心VAM視藝小記者培訓計劃交流展》


  香港視藝誌為本地唯一以傳揚香港藝術及促進本地視藝教育為主的本土雜誌, 也是一個屬於香港藝術界及教育界的交流平台。
    有感香港回歸十多年,年輕一代彷彿仍與中國文化藝術保持著一段距離,交憑試下視藝教育雖高唱重視藝術評賞,但對中國藝術的賞析卻未有關顧。我們關注教育界與中國藝術文化斷層這現狀,遂設計了系列性及多角度的小記者培訓計劃,包括:專題講座、參觀、採訪香港藝術家及藝評撰寫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今日的中國藝術已具嶄新的創作發展,在不同媒介表達中,香港藝術家們對中國藝術創作已躍出固有傳統的模式,而呈現的多元發展。以促進新一代對中國藝術的興趣,讓中學生對中國藝術有更全面且深入的瞭解。


    除總結計劃前半部的成效,展示學員在課程的學習成果,包括他們的藝評文章、藝術家訪問及展覽參觀報告外,亦回應近日文憑試下師生苦不堪言的作品評賞方式,學員展示其作品集以作交流,顯示年青一代在考試外對創作的熱忱,歡迎公眾蒞臨欣賞。





展覽日期:
22/12/2011—25/12/2011

開幕典禮詳情如下:

日期:23/12/2011
時間:3:00pm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中央庭院
主禮: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主任  莫家良 教授
      北山堂基金會 邱嘉汶 博士

10/10/2011

陳前輩用他的藝術生命証明給大家知道,
現實環境對藝術創作者而言,
從來不是一種障礙。



「技巧不是障礙,我們的意志才是!」

陳餘生數碼版畫展


時間:10月7日至28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展覽廳(B2-P-01)

擬實藝術
擬實藝術,是另一種藝術創作手法;在創作過程中,作者本身,由始至終,都不會同產生作品的原料,有任何肢體上的接觸。作品的實際形像,只存在於作者的想像中。連在螢光幕上所見到的色彩,都會和完成後的作品上的顏色,有很大的距離。作者唯一可以掌握的,是他心中所創立的影像。繪在屏幕上的線條,並非出自作者手中的筆或掃。在屏幕上所見到的色彩,只不過是物質,經由電子沖擊而產生出來的各種光線。形狀,顏色,線條,質感等,都存在一個虛擬空間之內。全部創作過程,都是在作者控制着的意識中進行;是一種新的創作手法,由虛擬空間到現實空間。   
擬實藝術,作品在它的創作過程中;由虛擬空間出現到現實空間,由那些無可觸模的數碼訊息,演變到顏料附着在紙張上的完成品,作者在實物出現之前,無從接到這些物料。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與作品之間的唯一聯繫,只透過鍵盤或滑鼠之上,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沒有放在調色板上的顏料,作者感覺不到那種調色的黏稠感,或者可以看到作品上最終出現的色相。最終出現的色相,起碼要經過三重以上的調整。甚至到了最後階段,作者亦無從估計,在複印機上印出來的,將會是甚麼顏色。假如作者心中,沒有一個非常確實的創作要求,無論在此之前,他下過多少功夫,他必會一敗塗地。相反地在這終極時刻,作者仍然可以,一彈食指,便可以改變這個數碼訊息,提昇影像!

陳餘生



9/26/2011

LAST DAY.Thank you







蟲。畫|張展恆挿畫展


張展恒此次展覽,是對此昆蟲系列挿圖的總結與紀念。亦希望這群小昆蟲能成為更多兒童學
習途上的好朋友。

展覽概念取自一個小小的展廳,一幅幅小小的畫作和一隻隻小小的昆蟲成就了這場挿畫展 —

「 MINI FOR MINI 」;加上白盒藝坊展覽場地的「白」,整個空間就像是一個昆蟲生態展箱。

深入他創作背景<蟲>系列,是二零一零年義務性質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就賽馬會手語

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的《讀故事學語法》系列兒童教育圖書出版所繪畫的挿圖,共分五個短篇故事。
所有出版收益撥捐基金會作幫助聾童學習發展

今次展覽中張長恆展示的是昆蟲系列。其創作特色是此套挿畫一共設計了9位昆蟲角色,每個角

色也擁有一雙大眼睛和一身搶眼的色調,性格鮮明。

張展恒也嘗試運用拓印,滲化和蠟筆等等不同的繪畫技法和媒介模仿出昆蟲的質感和紋理,並結

合有趣的昆蟲造型,繪製出一系列富童趣的故事性挿畫。透過繽紛的色彩和鮮明的人物造型勾勒
出整個昆蟲世界觀,希望能提升聾童學習的興趣和幫助理解簡單的中文語法。這系列挿圖的作品
媒介主要是手繪和電腦數碼美術結合而成,感覺新穎而又趣緻。









9/21/2011

謝謝,May Fung的支持。很高興當日能與她分享創作上的心得。




藝術創作之世代隔閡——楊東龍油畫和張展恆插畫
﹣﹣﹣﹣﹣馮美華


星期六、日到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參加一個關於設計的講座。當幾位相當有份量的年輕設計師和一位資深設計師,在平台上把他們的設計
和創作心得,透過揚聲器充斥整個空間時,我靜悄悄地離開這個慣常見到的論壇,走進一間小小的畫廊,那裏正展出張展恆的《蟲插畫展》。
張展恆是三四年前從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的一個「自由身」平面設計師,平時喜歡插畫創作。
我打從心底裏喜歡他的作品。因一次的因際會,他為一個教育項目的出版作義務性質的插畫而對小昆蟲生了興趣,而展出的這個系列全是以
小昆蟲作為創作主體。

小昆蟲與記憶對讀
他的插畫是由手畫、水墨和用電腦加工而成,顏色出奇地充滿了變奏而不落俗套,極具和諧感,再加上主體意像的描繪獨特和可愛,使觀者如走
回到昆蟲世界裏的童話世界,微微滲悅愉之情和赤子之心。
張展恆的獨特色感、細緻筆觸和空間布局使這些作品生某種純靜之美感,那不是使人生有哲理之回應,反之是使人回到原始,感到那間輕逸
之喜悅。生命畢竟不須要那麼沉重,尤其是在喧嘩中,這小小的一個展覽有如一道清泉,使人再聽不到那些關於設計的豪言壯語,得以進入童話
的想像和回憶中。
由這九龍中的小小畫廊,走到香港西一個私人商業畫廊,我置身在楊東龍的個人畫展中。世界頓然改變。
這個恆常低調和被忽略了的中年畫家的畫作(多是油畫)全是關於他的見聞。楊東龍把記憶中所見的人物和空間細緻地畫下來,而這些記憶全是
本城地道的小人物和他們的故事。他的空間描繪使人看到本城居住環境之侷促和變遷之豐富肌理——不是悅目的簇新呈現,而是發霉豁達之鋪陳。
不錯,從他的畫作中,我們感受到生活重複的憂悒(主題人物的無神之眼神),但同時意會到細水長流的的生命力和詩意。

非理性化迫使思考
楊東龍使人另眼相看的是他的畫作在視覺結構上之創新,使我們看到時間的流動和空間的變化,雖然他基本上是用寫實的方法。
他的畫並不是把某個時空凝固,反之是把某個空間的時間流動,透過在透視上的「逐漸變化」,而使觀者的想像從寫(現)實中走進概念,觀者
好像在空中浮流、跳盪去看楊東龍的具像和逐漸變焦的意像。這(不)經意的視覺變動與他的畫作帶來了「非理性」,使觀者必須從一個或數
個新的立體角度去觀看他那貌似寫實而平面的畫像。
另一有趣的視覺挑戰是畫像上的大小和遠近比例,主題人物可以是與周遭環境和人物不成正比,再加上在筆觸細緻和色上的差異,致使在看畫
時,楊東龍或許「迫使」我們得「非理性化」我們的觀賞過程,而須要在一切異端上走進我們的記憶和想像中,走進意識的深層裏,細思那透過
這抽離處理之細節,讓觀者進入自己的觀念,重新思索生命,尤其是一天復一天的熟稔(而枯燥)的生活。
當蛙王郭孟浩是本城藝術哲人時,我覺得楊東龍是藝術文學人。他的人物和容全是我城中可遇到的小人物,他們的微小和「不美麗」或許不是
楊東龍要歌頌的,他只是對他們和這城生有感情而透視到他們各有的故事,跟他透過畫作把他/它們書寫。請留意,除了主體人物外,在他畫中
的其他人物,也可讓我們猜度他們的故事: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讀。
我為什麼要用如此不合比例的篇幅去析論兩個我同樣欣賞的藝術家?

兩代藝術家之異
當然,這比較標點了兩代藝術家無論在手法上、題材上和媒體運用上皆有異,兩者因閱歷之差異而大相逕庭。我們可見到楊東龍的純藝術和純畫
畫的個人強烈風格或主題之呈現,相對地,張展恆的作品則受到他的設計學研習所影響,賦予人明淨的格式。前者的作品必然會讓人詮釋為香港
的作品,而後者則展放在任何國度也沒人會強調它們的本土文化特質。
在本土文化價上,前者的作品是容許深層論述的,而後者的創作則會是背道而馳的流行現象。在全球化意識形態和科網的衝擊下,前者會被忽
略而後者則在年青族群中受落。年青創作群被資訊科技的超速傳送和超近距離接觸,他們不會把自己地域化,他們生活在地球村而不是在香港,
他們與科技和擬人群接觸,在孤單的同時亦是四海為家,他們活在「面書」(facebook)的當下二十四小時而對上世代的人和事掉以輕心。當
然兩者皆及人文精神,只是範疇和程度上有差異。
有人如是:「現在書店的書架上,很難找到純藝術書籍,現在的設計書本已佔據了大部分書架。」有人如是:「現在不是講藝術深度,現在
是講潮流。」我個人則希望不同的藝文工作者會創造、欣賞和論述不同類型的創作,使本城的藝術生態能多面向和平衡發展,讓我城的人們能在
感知上有優質的生活。


而香港的星期六、日是可以多姿多采的!


信報財經新聞 | 2011-09-15 C05| 文化評論察顏觀色| By 馮美華






9/19/2011

9/18/2011

" Mini For Mini" Exhibition

朋友的兒子,Mark。好像很喜歡我的立體字體。




8/27/2011

22/8  本土藝術家對談
VAM 邀請了5位分別來自雕塑與繪畫界別的本土藝術家參加時次對談。
主題定為“藝術與麵包”。
他們如何從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克服個人與家人心理上的關口?

精彩短片和圖片稍後會上載到www.hkvam.com.hk內的活動欄。



時次訪問將於10月2011出版的第六期香港視藝誌中刊出。免費閱覽。

Photo by Kaya Cheung